樟子松(Pinus sylvesris L.var.mongolica Litvin)松科,常綠喬木。樟子松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北部海拔400-1 000米的山地。在海拉爾以西的嵯崗經(jīng)海拉爾 西山向南,經(jīng)紅花爾基至伊爾施,成斷斷續(xù)續(xù)的帶狀分布,最南可達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的寶 格達山。此外,樟子松在小興安嶺北部的受輝、遜克等地有少量分布,也見于黑龍江及其支流沿岸 沙質(zhì)階地上。蒙古也有分布。
樟子松的形態(tài):高達30米,胸徑80厘米;樹干下部的樹皮較厚,灰褐色或黑褐色呈不 規(guī)則的塊狀開裂,上部的樹皮黃色至黃褐色,呈鱗片狀脫落,內(nèi)皮金黃色,冬芽長卵圓形, 褐色或淡黃褐色,有樹脂;1年生枝淡黃色,無毛。針葉2針一束,堅硬,稍扁,常扭曲,長 4-9厘米,寬1.5-2毫米,邊緣有細鋸齒,兩面均有氣孔線,樹脂道6-11個,邊生;葉鞘宿存 。雌球花與幼果紫紅色或淡紫褐色,有梗,下垂。球果卵圓形或長卵圓形,長3-6厘米,直 徑2-3厘米,成熟時淡綠褐色至淡褐色;鱗盾斜方形,常明顯隆起,縱橫脊明顯,多少向后 反曲,鱗臍突起,有短刺;種子長卵圓形或倒卵圓形,微扁,黑褐色,長4.5-5.5毫米,種 翅有關(guān)節(jié),長1.1-1.5厘米。
樟子松的習性:樟子松分布區(qū)的氣候夏涼冬冷,年平均值0-6℃,極端最低溫達-40—- 5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土壤為淋溶黑土、薄層粗骨土及風積砂土。樟子松為陽性樹 種,根系非常發(fā)達,具有耐旱、耐寒,抗風等特性。多生于較陡峻的陽坡或半陽坡上部;能 適應(yīng)瘠薄土壤,在砂丘上也有生長,常呈團狀分布。樟子松多為純林,間或混生少量的落葉 松Larix gmelini(Rupr.)在海拔較低、土層較厚的林分,還混生少量的蒙古櫟Quercus mong olica Fishch.、黑樺Betula dahurica Pall.和白樺B.platphylla Suk.、在丘間低地和北 ,天然更新較好?;ㄆ?-6月,球果第2年9-10月成熟。
樟子松的用途:材質(zhì)較強,紋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樹干可割樹脂,提取松梨及松節(jié)油 ,樹皮可提取拷膠。樹形及樹干均較美觀。可作庭園觀賞和綠化樹種。由于具有耐寒,抗旱 、耐瘠薄及抗風等特性,可作三北地區(qū)防護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樹種。
關(guān)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最新產(chǎn)品
浙江民營企業(yè)網(wǎng) www.otij.cn 版權(quán)所有 2002-2010
浙ICP備11047537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