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下工程的熱濕負荷特點
(相對于地面工程而言,地下工程的熱濕負荷有如下特點)
1. 1 濕負荷是地下工程的關鍵問題
由于沒有太陽輻射等工程外氣象因素的影響 ,地下工程熱穩(wěn)定、 大蓄熱量的特點使得地下工程具備了 “冬暖夏涼” 的特點,此時工程內部環(huán)對于干球溫度的要求相對較弱 然而 ,因為圍護結構散濕以及外界空氣帶濕 ,工程內的溫度偏低導致相對濕度大于地面工程 ,夏季引入室外高溫空氣 ,若不經除濕處理就進入地下工程 ,溫度降低將導致相對濕度大大升高 特別是夏熱冬冷地區(qū)和夏熱冬暖地區(qū)的工程內 ,相對濕度過高往往會導致工程內的通信設備、 電氣設備、 裝修材料以及存放物資受潮而不能正常使用。因而地下工程通常要求空氣處理設備既具有較強的消除余熱的能力 ,同時具有較強的除濕能力。
1. 2 熱濕負荷變化大
地下工程熱濕負荷的另一個特點是熱濕負荷變化大。對于某些地下工程存在兩個階段 :一是滿負荷運行階段 ,工程內人員多 ,設備滿負荷運行 ,工程內余熱量大 ,熱濕比較大 另一個是部分負荷運行階段 ,人員少 ,設備大部分不運行 ,工程內余熱較小。對于一些淺埋地下工程 ,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 ,工程的負荷變化很大 ,夏季為大余熱工程 ,而過渡季節(jié)為小余熱工程。
1. 3 工程內冷熱負荷不均勻
地下工程內的負荷主要來自 4 個方面 :圍護結構負荷、引入新風負荷、人員負荷及設備負荷。其中圍護結構負荷和新風負荷隨工程所在的地域和季節(jié)而改變。圍護結構的負荷受地溫的影響 ,在某些地區(qū)由于地溫(表1)較低 ,且工程內無設備運行和人員散熱 ,往往導致工程內部分區(qū)域的冷負荷較低甚至出現熱負荷 ,而工程內一些區(qū)域由于存在大量設備運行或人員散熱使得部分房間冷負荷過大 ,溫度過高 , 致使內部通信設備無法正常工作 ,人員熱舒適度較低。
3.產品特點
3.1機組特點:
3.1.1功能多樣,一機多用
機組具有良好的工程適應性,可以實現空調、除濕和除濕調溫三種工況運行模式。機組在空調模式為全負荷運行,可以有效地消除內余熱,大道降低空氣溫度的目的,適合于工程熱符合大的時期;機組在除濕模式為部分負荷運行,主要用于除濕,使用于工程余熱較小、余濕較大的時期,可以在設備能調的配合下,實現低風量運行,確保工程內相對濕度滿足要求,特別適用于地下工程的平時維護管理運行;機組在除濕調溫模式為全負荷運行,適用于地下工程的平時維護管理運行;機組在除濕調溫模式為全負荷運行,適用于平戰(zhàn)結合工程在過渡季節(jié)和小余熱、大余溫工況的運行,可以有效地消除室內余溫。
3.1.2節(jié)能運行——熱回收
利用冷凝熱作為空調機的二次加熱源,降低了機組的運行成本,節(jié)約了運行能耗,全面提高機組的節(jié)能指標。 結構型式“個性化”地下工程用除濕空調機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和組合式結構,由混風過濾段、冷卻再熱段、送風段和主機段組合而成。自由拼裝,連接簡單,拆卸方便。
3.1.3能量調節(jié)
機組通過使用高性能的螺桿壓縮機或渦旋壓縮機,分級調節(jié)實現多種工況運行模式,同時采用變速風機與壓縮機的能調相結合。 直接蒸發(fā),高效制冷機組為自帶冷源(直接蒸發(fā)式)多功能組合式除濕空調設備,集制冷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和控制系統(tǒng)于一體,與用冷凍水作為二次冷媒的機組相比,簡單、高效,效率提高10%以上;蒸發(fā)器配列設計,充分利用蒸發(fā)器面積,在50%負荷時,蒸發(fā)器效率提高30%以上,制冷效率高。機組安裝方便,現場只需接線、接管即可運行。
3.1.4壓縮機及冷配
壓縮機和主要制冷配件均采用國際著名的產品,通過制冷系統(tǒng)科學合理的優(yōu)化設計,機組噪音低、運行可靠、能效比高。 換熱器水側換熱器為殼管式換熱器,采用高效換熱管;空氣側換熱器為銅管套鋁翅片式換熱器,采用美國OAK換熱器生產線制造。換熱器結構緊湊、壓力好、換熱效率高。 可根據客戶要求選用環(huán)保型制冷劑。
3.1.5全自動控制
機組全面應用現代控制技術,優(yōu)化控制模型,采用先進的PLC作為控制系統(tǒng),自帶控制柜,確保控制精度,且完美實現機電一體化。機組配有簡單易懂的全中文人機界面,標準配置為文本顯示器,亦可按用戶要求采用觸摸屏。 可選擇的網絡功能機組可通過調制解調器或以太網模塊實現設備與遠程計算機連接,利用INTERNET進行數據交換,對機組進行遠程監(jiān)控和故障分析,幫您快速準確地預測及排除故障,還可通過PROFIBUS總線實現局域網絡機組的群控功能。 多重保護機組設有過載、短路、缺相、過熱、高低壓等保護,以及風機、水泵、防火閥連鎖保護等。
3.2功能段介紹
混風過濾段:使新風和回風進行混合,并對混合空氣進行過濾處理,主要包括新風法蘭、回風法蘭和初效過濾器。
冷卻再熱段:對空氣進行相應的熱濕處理,主要包括蒸發(fā)器和風冷冷凝器。
送風段:將處理后的空氣輸送到目的地,主要包括變速風機和減震裝置,出風方式為上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