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名稱】:夏枯草
【類 別】:花類
【英文名稱】:Common Selfheal Fruit-spike
【別 名】:棒柱頭草、燈籠頭草。
【來 源】: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帶花的果穗。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3~40cm。莖直立,常帶淡紫色,有細(xì)毛。葉對(duì)生,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5~5cm,寬1~2.5cm,全緣或疏生鋸齒。輪傘花序集成穗狀,長2~6 cm;苞片腎形,頂端驟尖或尾狀尖,外面和邊緣有毛;花萼二唇形;花冠紫色,上唇頂端微凹,下唇中間裂片邊緣有細(xì)條裂。小堅(jiān)果棕色?;ㄆ?~6月,果期7~8月。
【生 長 地】:生于荒地、路邊草叢中。分布幾乎遍于全國。
【采 制】:夏季穗呈棕紅色時(shí)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化學(xué)成分】:含夏枯草甙(prunellin)、熊果酸、齊墩果酸、蕓香甙、金絲桃甙、a-茴香酮、飛燕草甙元(delphinidin)和矢車菊甙元(cyanidin)的花色甙。
【性 味】:性寒,味苦、辛。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散結(jié)消腫。用于目赤腫痛、目珠夜痛、頭痛眩暈、瘰疬、乳癰、甲狀腺腫大、高血壓。
關(guān)于我們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最新產(chǎn)品
浙江民營企業(yè)網(wǎng) www.otij.cn 版權(quán)所有 2002-2010
浙ICP備11047537號(hào)-1